从年初开始,不光北京,上海、成都、杭州、深圳等多个城市纷纷加码,拿出真金白银促消费。今年“520”,成都发放66万张消费券,5分钟就被一抢而空引发热议。
万券齐发,成为眼下各地促消费的热门举措。以不同形式对本地居民发放消费券,定点投向家电、汽车、餐饮、文旅等领域,以期实现聚焦人气、增加信心、提振消费的目标。
消费大多取决于收入和消费意愿。受疫情影响,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三重压力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。不少行业受到冲击,相关从业人员收入难免被波及,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和不稳定。
无论是收入增长还是消费意愿提升都是循序渐进的,消费本身就是不断升级的过程,在此过程中,消费券是近水,更是活水。
还利于民,放水养鱼。派发消费券并非创新,但对于促消费的意义不言而喻。无论是发起于中央、地方、还是平台企业,相比传统优惠券,消费券往往更具有时效性、指向性、普惠性。
消费券把以前有限优惠变成更大的优惠。在一定时期内精准投放特定领域,对普通消费者大门敞开,是“羊毛党”的首选。
越来越多此前对“羊毛”“优惠券”“消费券”不在乎的年轻人,开始对此“感冒”,他们热衷于加入各种福利群,享受拿到实惠的快乐。
近年来,消费在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,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从十年前不到40%提升至2021年的65.4%,拉动GDP增长5.3个百分点。
消费“赋能”经济,以消费为纽带,拉动旅游、餐饮、零售、服务业尽快回归正轨,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形成强有力的支撑。
消费券释放乘数效应,持续发放消费券可以带动企业订单和生产运营,进而形成“消费带动生产,生产促进就业,就业反哺消费”的良性循环。
有了近水,促消费仍要万箭齐发。眼下,提振消费是短期、中长期因素相交织的复杂问题。财政性消费券的发放,往往在有限的时间和力度范围内。而促消费之策应在短期刺激方面,该出手时就出手。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,促进消费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并举,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。
有了券,要有“心仪”的好物。个性化、品质化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,将助力不断渗透的消费升级于潜移默化之中,满足多元化、个性化、定制化消费需求。以消费为基点,发展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场景,同样在疫情的催化下风生水起。
有了券,还要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隐性壁垒。完善消费市场体制机制,加大对于疫情冲击行业和企业的扶持力度,稳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城市工薪阶层、农民工收入水平。
消费是最终需求,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。供给侧改革下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整和收入水平提升,才是消费升级的核心驱动力。(陶凤)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冰洋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